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新闻|《北斗定位技术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应用指南》大纲研讨暨技术交流会在京召开

作者:轨交科技观察室发布时间:2024-08-19

注:每日专栏发布上限5篇,更多资讯欢迎进群了解。



文章来源:和利时

源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ZcsgYvn-PTOcXXAIDRMUIQ


7月9日,由铁路卫星与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简称专委会)主办、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承办的《北斗定位技术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应用指南》工作大纲研讨暨技术交流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会议邀请了国家铁路局科法司、国铁集团工电部、鉴定中心、铁一院、铁二院、中国铁设、铁四院、铁五院、铁六院、中铁设计、中铁上海设计院、北京城建设计院、中国神华、北京交通大学、航天工程大学、和利时、通号设计院、卡斯柯、交控科技、铁科院通号所、交大思诺、湖南中车通号、成都物朗科技、高新兴创联、西安雷迪、六捷科技、株洲太昌等单位,以及专委会专家、工作人员等约60余人参会交流研讨。会议特邀行业专家汤友富、王涛、陈勇、曹广河、董绪荣、唐涛、郑升、曹海滨、束维京、卢佩玲、陈锋华、姜维等莅临指导。



9日上午技术交流会由专委会副主任朱惠忠主持。专委会常务副主任于明哲、和利时集团副总裁李智进行了开场致辞。专委会资深专家李国斌对会议背景情况进行了介绍,专委会在国家铁路局、国铁集团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北斗技术应用及推广活动,希望通过行业专家与参编单位共同探讨,进一步完善指南关键内容,使其更具有指导工程应用的价值。


会议针对北斗技术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应用方面共交流了7个题目,和利时廖亮交流了《基于北斗定位的面向专用铁路的运输控制系统解决方案》;通号设计院于晓泉交流了《列车群组运行技术研究与实践》;交控科技王步文交流了《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铁路应用及安全分析》;卡斯柯郭亮交流了《北斗定位在黄万线虚拟编组系统中的应用》;铁科院通号所李克交流了《新型列控系统创新研究及应用》;高新兴创联吕云峰交流了《北斗技术在轨道车调车防护上的应用》;湖南中车通号刘海军交流了《普速铁路列控系统方案及实践》。参会专家围绕北斗技术以及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应用进行了交流研讨。


《基于北斗定位的面向专用铁路的运输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和利时充分调研分析了铁路运输控制系统现状,结合专用铁路运输控制系统的需求特征,融合北斗定位技术等新技术,针对不同企业用户情况和运营需求,提出了高安全、低成本、易实施的无人化智能运输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并详细介绍了基于北斗定位的面向专用铁路的运输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努力为行业技术创新提供新思路、新方案。


系统无需轨道电路、专用网络、电气电缆等专用设备,组成简单,建设和运维成本低,协助企业提运增效;直接控制目标由地面信号设备转向运输主体(列车)后,进一步保障了全运输过程的安全;同时可在既有计算机联锁系统基础上,增设列控装备(车载控制器、应答器)即可实现整个运输控制功能,为专用铁路提供更合理、高效、安全的运输服务。


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副总工程师廖亮


9日下午,召开《北斗定位技术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应用指南》工作大纲研讨会,会议由专委会专家组副组长张晓莉主持。牵头单位北京交通大学陆德彪教授对指南大纲编制前期情况、主要内容进行了汇报,本指南大纲梳理了北斗定位技术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领域的应用现状、行业应用需求、具体应用案例以及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未来发展方向,希望能够为行业业务部门决策、设计和设备研发提供参考。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汇报,并针对指南的定位、应用场景、系统功能、性能、架构等内容提出了宝贵的修改建议。


专委会资深专家李国斌进行了会议总结,他感谢与会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在指南的后续编制中,要聚焦单线、高原、地方铁路等适合应用的场景进行研究,解决北斗定位、北斗非覆盖区域定位、无线通信的可靠性保障等关键问题,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提出选择不同的技术和配置方案建议,并对指南编写下一步工作安排做了要求。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代表还参观了和利时智能体验中心、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轨道交通综合实验中心。通过实地参观,了解了和利时的关键技术、核心产品以及在交通智能化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对和利时“精益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管理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充分了解了和利时在交通行业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技术实力。


Copyright © 2025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